第521章 破绽不在装束(1 / 2)

参观了墨坊之后,杜蘅又问掌柜:“京城有几家墨坊可以订做灵犀墨?”

“除了小店之外,还有两家,墨缘阁和云斋。”

“你们这儿订做灵犀墨的人多吗?有没有记录?拿出来给我看看。”

虽然杜蘅的要求有些唐突,但掌柜不敢违抗,请杜蘅和杨玉环他们到后堂先稍坐,随即拿了账本过来,交给杜蘅:“这些都是近一年在本店订做名墨的账簿。”

杜蘅随手翻看,有些记录了姓名,有些则姓名都没留,订做的也不一定是灵犀墨,还有龙烟墨、紫墨、珍珠墨等。

“有没有人订做的灵犀墨,添加了很多灵犀香?”

“倒是有一位吴公子,自己带了上等的灵犀香过来,他的灵犀墨添加灵犀的分量,比一般灵犀墨要多一倍有余。”

掌柜接过账簿,开始翻到了半年前的记录:“哪,半年前订做的,他只说姓吴。”

“你认识他吗?”

“好像是香料行的人,看着很年轻,眉清目秀。”

杜蘅若有所思,墨不是快消品,如果不是像书手那样,一天抄写几千字,一锭墨可以使用好几年。

所以半年前购买的灵犀墨,确实有可能使用至今。

“行了,多谢你了。”杜蘅将账簿还给了掌柜。

接着掏出一锭金铤,交给掌柜:“给我也订做一方灵犀墨,十两金够了吧?”

掌柜忙道:“够了够了。”

随即起身告辞。

出了墨坊,杨玉环才问:“杜侍郎在查什么人吗?”

“不是在查,只是在找,那位叫丝妙的作者,写的那篇《品藻》,很有意思。”

“丝妙这个署名,听着不像是个男的,那位吴公子大概不是你要找的人。”

杜蘅剑眉微蹙,杨玉环说的倒也不是没有道理。

丝妙二字拆开来看,就是绝色少女,说明应该是个女的才是。

不过暂时他也没想那么多,毕竟一个撰稿的作者,采用一个笔名,不是什么大事,也不是非查不可。

只是今天凑巧路过李氏墨坊,过来问一问。

……

墨坊附近便有一座茶楼。

杜蘅偕同杨玉环随便上去坐坐。

看到杨玉环女扮男装的书童还在站着,杜蘅招呼道:“你也坐吧。”

“小人不敢。”书童谨慎的回答,她知道尊卑有别。

杨玉环笑道:“杜侍郎让你坐你就坐吧。”

书童这才坐下,偷偷瞄了杜蘅一眼,平生第一次感觉被人尊重。

一会儿,茶楼的伙计将一壶茶端上来。

杜蘅拿起茶壶,给杨玉环和书童都倒了茶。

书童受宠若惊:“我……我还是站起来吧。”

“为何?”杜蘅奇怪的问。

“好多人都在看我。”

杜蘅回头扫了一眼,果真看到旁边几桌的人,都把目光看向这边,淡淡一笑:“不是在看你,在看你家公子。”

“啊,看我?”杨玉环错愕。

“你女扮男装,自然会引起别人的好奇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