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三章 练兵地,磨未来冲霄之利剑(1 / 2)

在愤懑不平的情绪中,红军86旅主力作战部分,开始抓紧时间休息。

临时驻点营区也陷入一片寂静之中。

此时,雄狮旅的旅级指挥已汇合,参谋长林华东,旅长曹辉,带领旅指挥部一直在商议接下来的行动方案。

这次演习作战和以往不同,以前各部队行进途中,都有划分的露营地。

按部就班的休息就成,没有这么多的麻烦,铁路运输尤其是对他们这种作战单位。

往往都能很顺利,抵达导演部划分的区域。

如今,不同了。

和战区划分的蓝军部队作战,连部队机动都被算在内,想打赢,想要发挥重装旅的火力。

首先要想办法按照机动预案,抵达预定阵地才行。

这对他们来说,也是一场挑战。

部队天亮时,下指令停止前行,让战士们休息。

旅部在商议机动预案,一直到上午九点,86旅指挥部众人才散会。

入睡前,为防止那缺德蓝军再次偷袭,旅长曹辉,还特意多加派了哨兵。

布置好车载雷达,全方位监视着周围可疑的信号。

按照常规来说,如此严谨的布置,应该是不会有问题了。

附近的警戒工作安排非常到位,前方还有先头部队出动,侧翼也有部队绕路直指牛头山。

红军指挥部觉得。

蓝军就算再怎么神通广大,再怎么耍赖,也不可能不休息吧?不分白天黑夜的轮番骚扰?

只要捱过路程中蓝军的骚扰,等抵达驻地的时候,重装合成旅的威力才能真正的展现出来。

没错,这就是拥有一战定乾坤称号,重装部队的底气。

他们也的确有这种无敌的资本和气势。

营地陷入一阵宁静。

86旅旅长曹辉,目光湛湛,盯着周围巡视。

作为王牌部队的一号指挥,他的经验和应对手段,要远比林参谋长更老辣。

否则,也带领不了86旅。

曹辉巡视一圈,自认为很谨慎了,按照他的估计,蓝军应该没那么大能耐屡次三番的发动进攻。

因为,这种规模的红蓝作战,导演部虽设在牛头山,但却并不知红军的具体动向。

更大的作用是制衡,避免双方打急眼。

毕竟,类似的演习,中途会发生各种各样不可控制的局面。

比如,以前红军的战士面对不断“复活”的蓝军坦克,直接杀红眼了,抱着炸药包往坦克底下钻,惊得导演部立刻调停。

还有国外演习出现重大事故,真子弹被使用,瞄准了十三名士兵,和八个高层。

这些一旦被发现,正在演习作战的两个指挥官不一定能尽快察觉,需要导演部纵观全局,在最关键的时候出手。

任何国家如果想要提升军事实力,都必须要引进高性能军事装备。为了让士兵尽快熟悉这些武器,必然是要举办多次军演。

以此来满足未来的军事需求。按照上面的规定,展开军演的时候,并不会主张采用真枪实弹。

这也是担心士兵个人安全受到威胁,让参加军演的相关人员,出现伤亡事故。

但如果想要满足军事需求,就必须要提升演习水平,这就需要军演之前的周密设计和部署。

这是导演部的工作职能。

在军事演习之前的准备工作比较多,主要就是担心在演习过程中,会出现人员伤亡的底线。

假如伤亡超出规划数据,那么演习就必须要立即喊停,也就宣布此次军演预告失败,而相关的人员,也必须要接受调查。

虽然规定并没有体现出这一条来,但已经得到多国默许,成为军种不成文的惯例。

东部战区成立的牛头山驻军基地,磨炼红军部队。

不如常规演习那般,导演部对他们了如指掌,因为靠近实战化演习,很多平常能用的手段,都以战况激烈被破坏为由,禁止使用。

当然,也是为了防备导演部和蓝军沆瀣一气。

如果导演部权利太大,什么都知道,总部还设在蓝军区域,那红军就不用打了。

来多少人,在哪休息,怎么布置,都听导演部的,那蓝军打起来,岂不是得心应手,想怎么打就怎么打?

曹辉对自己的安排很满意,他认为这时候是白天,附近又有旅游的民众偶尔出现。

再加上他们没有行动过程当中的机动预案,导演部并不知他们的布置。

蓝军应该没那么神奇。

只可惜,他忽略了一点。

也可以说是太自信了,凭借以往的经验判断战局。

因为,这次怎么作战,仗怎么打,在哪打,可不是他一人说得算。

此时,蓝军出动的半夜出动的侦察营,特战营,合成一团的兵力已经在不远处聚集。

台风一号针对性预案启动了。

第一次红蓝作战,不只是红军没把握,蓝军部队同样缺少实战磨合,他们也没把握。

针对性预案,就是在袭击红军的过程中,检验蓝军作战部队的能力,同时,也无限消耗红军旅的重火力打击能力。

只能这么做,因为红军的重装王牌旅,是真有能力炮轰牛头山,将那里掀个底朝天。

一旦让红军按照机动要求抵达预定阵地,那蓝军就算是有超时空传送,无限复活,也难以对抗重装旅。

一战定乾坤,真不是说说而已。

战区方面安排第一场演习,是经过多方考虑,不仅在锻炼86旅,更是在看战略突击师的能力。

想要成为磨刀石,磨砺红军部队,首先,你也要有那个能耐吧?

蓝军部队抵达附近的消息一条条传到导演部,陈铭负责记录,眸光火热。

第一场大战很快就要开启了。

面对重装旅,陈铭自己也很想上去试试,他经历过的演习次数不算多,但也不能说少,只是没有正面和这种规模硬碰硬的机会。

最近更是研读近战史,对各种战役,大规模,小规模,烈度,战略方针等有了更多的认知。

也渐渐明白战争不是像他之前那样打,可作为火力处的指挥,正面战场很少有他发挥的时候,就比如这次,只能看着。

陈铭挠了挠头,认真将蓝军各部汇报过来的信息,进行汇总之后。

这才起身来到王军卫跟前汇报。

“报告,我方特战营,合成一团,侦查营已经抵达红军主力侧翼八十公里处驻扎。”

“各指挥部正在筹备接下来的作战方针。”

“嗯,不急,红军这时候戒备性正强,刚刚休息,不宜进攻。”

“按照台风一号席卷预案,这时候不是开战的好时机。”

王军卫微微颔首,目光看向陈铭,似是有意,也似是无意的问道:“陈铭。”

“到。”

“对于这次上面安排七十一军86旅,和我们对抗,掀开牛头山驻军基地第一战,你怎么看?”

“或者说,你认为这场仗,能够打到什么程度,说说伱的分析。”

随着王军卫开口,师部政委徐国洋,参谋长徐文千通通将目光投过来。

饶有兴趣的盯着陈铭。

似乎是在等待他的答案。

我?陈铭心头一跳,他没想到师长会这么问。

如今红蓝双方已经形成火力对峙,再分析这些有用嘛?

沉思片刻,他才开口道:“报告,我认为这次的安排太过着急了。”

“根据目前牛头山驻军基地的蓝军战斗能力来看,很难在正面和重装旅行成真正对抗的规模。”

“尽管我们这边是旅领导师级作战火力,但没有经历过训练,匆匆上战场,战斗力衔接方面难以打出预计效果。”

“这场作战抛开主场优势,就算蓝军准备充足,也很难占到便宜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