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二章 分房,最年轻的副团(1 / 2)

陈铭看着手中的文件,可谓是喜出望外,刚才还考虑要人呢,来了就提增编。

不过,火力处细化的部门越多,他肩上的职责也就越重啊。只不过目前没有那么多人给他,需要去各作战部队拉人。

八十个,倒也不难,这活要自己干,陈铭盘算着十个营三个团,外加直属的作战部队,后勤单位,机关单位,凑凑应该挺容易。

反正火力处绝大多数工作不需要太专业的技术,开战后都是战场纠察或者裁判随军的类型,跟着红军或者蓝军部队,发现违规,可以借用火力处的名义,直接联系蓝军作战部,进行通报。

任务不艰巨,只是极少一部分需要专业的人员,目前已经具备大半,还好。

陈铭随意扫了几眼文件,就打算重新放在办公桌上。

见状,王军卫直接摆了摆手:“还给我干嘛?拿着赶紧去挑你的房子。”

“第一批分配还有得挑,后面想挑都没了。”

“分哪里住哪里。”

“军部考虑到我们大规模转移,所以各项后勤准备的很齐全。”

“你小子有好机会要抓住,赶紧挑完忙你的事去。”

“好嘞!!”

陈铭答应了一声,快步走到办公室会客厅区域,看着柴舒窈还在挑,干笑着拉她准备去单独的会客厅挑选。

这是首长办公的地方,总不能两人真的在这旁若无人的探讨吧?

总归是不太好。

“走,咱们去隔壁,那是师部的会客厅,临时借用好好选下,就不打扰首长工作了。”

“哦,好。”柴舒窈听到陈铭的建议,这才意识到跑这里挑选,的确不合适。

起身敬礼:“首长再见,挑完我给您送过来。”

“不用,挑完画上标注,等待通知就行,近几天有空想去转转就去看看房子,花名册就送后勤吧。”

“是,首长。”

两人抱着名册匆匆离开。

身后似乎还隐约传来王军卫的笑骂声:“这小子,还知道不好意思了。”

陈铭自然听到后面的声音,但这个时候他可没有心思研究那些。

部队分房,这对于一名军人来说,相当于从军生涯的分水岭。

算是彻底扎根了。

以前不管折腾的再厉害,再怎么优秀,不分配房子终究感觉自己没有归宿。

没办法啊,作为这个国家的人,唯独对两样东西执着,那是刻在血脉中的执着。

其中一个是火力不足恐惧症,以前陈铭每次参战,身上都要带足够的弹药,甚至单兵火箭筒这种不算在单兵火力编制里面的、都要多背几个。

边防二连那次作战,他还专门抢了排长的子弹,这就是典型的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后遗症。

打个游戏,背包里面都要塞上满满的子弹,要不然总觉得没有安全感。

第二个就是房子,没有房子就没有归属,这和住在宿舍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。

别小看部队分房,现在部队已经取消福利分房,军官住房一般分为两类,一类就是他们这种经济适用性住房。

主要分给营以上军官,按照军官级别不同,享受不同的住房标准,个人要掏很大一笔钱,产权归个人,当然了,价格方面要比各地的商品房便宜很多。

这才有选房的说法,毕竟要出钱的,还要有名额才行。

第二种就不是经济适用性住房,而是叫做军官公寓,主要分配给驻地营以下的军官居住,属于周转房的性质。

产权不归个人,军官调动,转业,或者是晋升到符合享受经济适用性住房后,原来住的军官公寓就必须要上交了。

当然这只是规定,可不是所有单位都有这种申请的机会,一般军官能否分到住房,还要看单位的大小和经费的多少。

反正总的来说,越是单位规模大,经费多,而且自己有闲置土地能盖房的单位,军官分房子就会变得很容易。

就比如说他们战略突击师,转移到福州这边,大量的闲置土地可以规划,有战区和军部支持,经费自然不是问题。

本来合成旅就是属于土豪旅,哪怕是混编,也不会穷。

有些部队就没这么便利的条件了,就比如说一些地区的武装部,虽然里面士官的职位都不低,但是由于单位每年就那点经费,也没有地皮盖不起房子。

别说经济适用性住房,连军官公寓都没有,士官住房只能自己解决,现在部队在住房这个问题上,依旧很不平衡。

若不是现在成立704师,陈铭估摸着自己可能要到正团级干部,才能有份分到房子,这还真不是说说而已。

国家大,部队众多,资源分配是个大难题啊。

结果到了福州,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了。

两人抱着花名册跑到隔壁的会议室,选房子陈铭不跟柴舒窈抢,他只是想要房子,至于位置在哪,面积多大,这都不重要。

有个窝就行。

柴舒窈也知道陈铭的心意,将分给自己的一居室,和分给陈铭的两居室全部并排挑选到一处。

两人头抵着脑袋,一遍遍盘算着自己的小窝,是否向阳,楼层是否高,附近有什么商场,学校。

算完房子算存款,部队经济性房可不存在分期一说,不过价格都不贵,总价大概相当于当地同等面积房价的30%。

上午晋衔,挑选住房的事情结束。

中午的时候,整个牛头山驻军基地就开始变得热闹了。

天空“嗡嗡嗡”直升机,侦察机,路过的声音不断传来,地面同样各式各样的新型战车启动。

战略突击师没有设置专门的演练场,诺大的地方可以随意演练,只要不开炮,不发射实弹,一般情况下,上面不会管。

只要行车的主路段不要被战车给堵住,不耽误工作进展,行车安全,拿着广袤的草地,随便他们怎么折腾。

没办法,地方大,就是这么硬气。

秉承上峰的指令,各单位开始了熟悉新式武器。

704师属于扩建单位,很多战士也并非对分配的武器全部熟悉,元旦阅兵在即,必须要尽快适应。

陈铭自己也快忙飞了。

安排去其他作战单位选人拉人的事情,全权交给了作战部负责人邓海洋,以及信息部负责人刘宇星。

让他们按照扩编的要求去执行,反正火力处原来的人大多都是169旅参谋部过来的,经验丰富,这点小事还是能够处理明白的。

什么扩编参谋部,策划部之类的,他们二人都能负责。

陈铭则是去对接当地的民政部门,和武警支队,将牛头山驻军基地这边即将进行实弹演练,元旦阅兵的消息沟通单位。

民政部门负责安抚,当地的武警支队就负责拦截远处的居民过来。

这个地方可不是无人区,几十公里外就是城镇,有很多居民听到炮声知道这是部队演习,绝大多数看热闹的都会凑过来。

实弹演练可不是演习,避免出现误伤,届时演练期间,必须由当地支队出动兵力,在外围拉开警戒线。

避免好奇的群众过来,在不明情况之下遭遇危险。

这些都是火力处的职业,对内,各项杂活记录,调动,安排。

对外,那就是代表整个704师,代表整个牛头山驻军基地出去沟通。

当地的武警支队那也是相当配合,毕竟牛头山驻军基地的城市战驻地已经在规划。

其实按照目前的国防力量来看,城市战,野战部队几乎不用训练。

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火力,能够威胁到我们不得不打城市战的程度。

但,防患于未然,一直都是军队的职责,城市战驻地真正建起来后,战略突击师同样会和当地的和其他省份的支队进行对抗。

练兵,从来都不局限于其中一个范围内。

这是战略突击师成立的初衷,不止要磨炼战区的部队,同样还要磨炼同属东部战区调动单位内的武警部队。

只有部队足够强大,战斗力足够强悍,才能保山河无恙,国泰民安。

再说了,陆军也不是不能练,任何作战打下的地盘都是陆军来整顿,自然是战斗力越强悍越好。

一直忙碌到晚上,陈铭才从外面回到火力处。

没等他把车停稳呢。

火力处哨岗旁边走过来两名军官,陈铭坐在车上定睛一看,这两位还真不是旁人,正是虎狼营营长杜龙飞,另一个就是上午刚见过面的张津涛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