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 首辅夫妻日常生活小甜点五(2 / 2)

“我明日就去同公公婆婆说,道晚上习惯了你在身侧照顾,你若去了书房,我反倒睡不安生,这就让你从书房中搬出来。”

事情早已过去过年,李渚霖方才不过就是憋闷之下有感而发罢了,倒也未见得耿耿于怀,现在经由阮珑玲这么一哄,再多的烦愁也消了。

“既已如此,你便莫要去回话了,免得横生波折。”

他将她紧搂了搂,剑眉微挑,“不过……你这番话是专门说来搪塞父母的,还是当真晚上离不开我?”

阮珑玲并不言明,只伸出指尖在他胸口画着圈圈,娇声笑问了句,

“那霖郎觉得我这是搪塞,还是在真情实感呢?”

“自然是真情实感。

也得亏我日夜勤恳,你才会成功受孕,让二老得偿所愿不是?”

阮珑玲听了他的荤话,只握起粉拳轻捶了捶他的胸膛,李渚霖绝非是个不知分寸之人,哪怕平日里再贪*欢,可现在妻子腹中的孩子才是一等一要紧事,二人就这般相拥着,安眠了一整夜。

自从阮珑玲怀胎受孕之后,孕吐的症状算得上轻微,可就是浑身有些困乏,动不动就想要睡觉,除了晚上,白天也要再睡上足足两个时辰。

可阮珑玲记得清楚。

当年在扬州时,她终究是因为腹中胎儿过大,后来才因气血翻转导致胎位逆转,难产血崩的,所以这一次受孕,她愈发小心,不仅按照太医的嘱咐严格进食以外,就算是每日再困乏,她也会出门走走散散心。

而李渚霖这头,陪尽心尽力陪护在身侧。

除了必要的政务,需要入宫与内阁大臣们商讨之外,其余时间,干脆就呆在澜翠苑中,后期甚至连批阅奏章此等要事,也挪到了院中的书房进行处置。

今日,正值元宵灯会。

长安街上灯火辉煌,每家每户铺面门口,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,街上游人如织,热闹非凡。

逢此佳节,李渚霖一家三口,齐齐出门逛灯会。

只见街头停驻了一辆华丽无比,造型别致的马车。

一个丰神俊朗,剑眉星目的男人,先踩着踏凳下了车,他衣着华丽,一举一动皆透着世家贵公子的风范。

紧接从垂落的彩绸帷幔后,走出来位小腹微微隆起的美妇人,虽孕味十足,却依旧不影响她通身光艳逼人,风姿绰约,反而愈发增添了几分母性的光辉。

二人相貌格外般配,一眼便知是对夫妻。

那郎君站在车架旁,格外仔细将妻子搀扶了下来,又从车架上走下来个唇红齿白,相貌极其俊秀,约莫七八岁的小儿郎。

这一家子的出现,瞬间将街道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,有些商贩甚至连客人递上来的银钱都来不及接,只痴痴望着他们移不开眼。

阮珑玲已怀胎七月,正是需要小心看护的时候,去哪儿身后都跟着一大群仆妇,生怕她在哪里嗑着碰着了,所以当她提出来要出来夜行看灯会时,李渚霖第一反应是断然拒绝的。

可思及元宵灯会到底一年只有一次,在阮珑玲的软磨硬泡下,李渚霖终究是布置好暗卫,又让京兆尹加派官兵游街驻守,这才安心带着妻儿出了门。

阮珑玲其实并不是个特别爱热闹的,可却喜欢在佳节庆礼时出来散散心,透透气,沾一沾人气,再加上怀上一胎时,为了避人耳目她只能挑些僻静无人之地,围着家门口的东湖转圈圈…

可这一次,有夫君与儿子陪在她身侧,阮珑玲是很乐意出门的。

或许是因为这几年晏朝国富民强,百姓们个个安居乐业,思维要开阔许多,今年元宵灯会上的花灯,比起前两年,灯型愈发新颖,造型愈发别致。

阮珑玲看了心喜,给家中的小辈们,挑选了好几款可爱小巧的花灯,沿街购置了几件精巧物件之后,又陪着为安去猜灯谜。

为安本就是个天资聪颖的,这两年又常入宫陪着幼帝朱承稷陪伺听训,灵智已开,接连猜中好几个令围观众人冥思苦想而不得解的灯谜,引得在场者纷纷喝彩,竖起大拇指直夸他是个“神童”。

李渚霖对这些物件并不感兴趣,只伸开双臂护在妻儿身侧,阻隔人群,以免让他们受到人群的冲撞,一家三口,正享受着难得的惬意时光。

为安这孩子,因为不是在李渚霖身边长大的,所以自从二人成亲之后,他便一直对这孩子格外宠爱有加,但随着为安年岁渐长,他逐渐显露出些严父的风姿来。

眼见因为连中了七道灯迷后,因着众人的赞誉,为安小巴微抬,脸上露出了些稍稍骄傲的神情,李渚霖趁着四下无人之时,便轻言提点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,切记要胜不骄,败不馁的道理……

此时云风上前,

“大人,方才有个画师,递了这张画上来。

他说在京城的街头采风作画多年,却从未见过如此和乐俊美的一家人,不禁提笔做下此画,还望大人笑纳。

他说祝愿大人一家,此生顺遂,无灾无痛,平安喜乐,相守一世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